科技型中小企業小心這些“雷區”
來源:admin 發布日期:2019-11-30 瀏覽:840國家鼓勵創新,所以近年來的財政政策會一邊倒向創新性企業,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貫標、AAA信用認證等資助項目的申報都得把企業科研投入的賬目資金、科研人員數量、技術發明數量作為參考對象,如果科技型中小企業受限于規模和資金,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和管理都不完善,知識產權數量不足、質量不高等種種“雷區”都會制約其發展能力。
一、知識產權戰略相對孤立
大部分科技型中小企業管理者因為經驗不足經常用孤立的眼光看待知識產權戰略,局部地應付一些可能出現的侵權行為,導致在實際運作中往往會產生沖突甚至發生矛盾。決策者應當以高度的戰略眼光審視知識產權管理,將知識產權布局與企業整體戰略結合起來,以提升整個創新系統的動力,從而更好地融入到企業自主創新活動中去。
二、偏“數量”多于“質量”
大多數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知識產權規劃還在摸著石頭過河額階段,更多是傾向于注冊商標、申請專利、登記版權等實質性擁有知識產權數量的行為。管理者誤把知識產權數量等同于重大科技成果而非技術轉化。然而,不管是商標證書還是專利證書都只是鎖在保險柜中的一張證書,紙張表面的知識產權毫無價值,只有在流動、轉化中實現商業化利用才能體現其價值。
三、專業技術人員匱乏
大多數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由于收到資金制約,知識產權管理機構主要設置在研發、法務、財務等部門內部,知識產權管理事宜由這些部門的員工兼職。然而知識產權管理是一項專業化程度非常高的工作,知識產權管理人員要求既懂技術、又懂法律,財務、管理也要有所涉獵,是一個復合型人才。單純依賴兼職人員管理知識產權,無疑是毫無靠譜的。
科技型中小企業作為項目補助的一大板塊,是自籌資金、自愿組合、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新型知識密集型經濟實體,在實踐中很多科技型中小企業依靠高質量的知識產權運營就可以獲得豐厚的利益。在適當的時機通過知識產權實現融資變現,可以幫助科技型中小企業獲得更大的資金收益。所以,我們的廣大經營者一定要管理好知識產權布局,為企業發展壯大做足準備。